更新之眼丨冬奥会见证百年首钢成功更新转型
2022-09-22 来源: 卓越城市更新集团
分享:
0
返回

微信图片_20221014152800.jpg

冬奥会媒体图片

今年2月,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在各大媒体的镜头中,运动员们神采飞扬,而背景里时常出现的首钢园工业元素同样受到热议。图中自由滑雪场地背景即为原首钢园区停用的烟囱和冷却塔,巨大的混凝土建筑低沉地诉说着首钢园的百年沧桑。

首钢园改造前

首钢园新貌

首钢于1919年落址石景山,是民族重工业的重要代表。历经国有化、大炼钢铁、改革开放产业转型、整体搬迁,百余年来首钢在不同历史节点书写着不同的时代篇章,承载历史十分厚重。2008年,为支持北京奥运会,首钢进行整体搬迁,园区遗址急需新的转型方向,但由于8.63平方公里的体量过大,城市更新项目一度搁置。直至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才正式为首钢园区的更新建设拉开大幕。

肩负着建设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的光荣使命,项目以园区遗址为基点,按功能划分为北区、南区和东南区,其中北区为先期启动区域。首钢园北区位于长安街西延线北侧,紧临永定河,背靠石景山,具有独特的历史和区位优势。

敬畏土地

有机传承工业文化

对于这片拥有百年历史的园区,冬奥组委规划设计部对首钢北区改造提出了“国际化、工业范、中国风”的要求。设计团队尽可能地梳理和顺应原有工业遗存样貌,以更新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表达对工业文化传承的敬意。

北区“三带五区” 改造规划布局

北区覆盖的工业系统十分巨大复杂,面对基地内密集的高炉、筒仓等工业遗存,团队首先通过植入中、小尺度的新建、插建建筑,打造亲切的场所尺度关系;通过搭建空中走廊,实现建筑之间内部联通。这改善了基地内强烈的尺度压迫感,也将工业动线转化为人性导向的城市布局。

空中步道.jpg

空中步道2.jpg

空中走廊

在对工业遗产改造时,团队更是突破了一系列技术桎梏。比如在混凝土建筑保温层外增加抗震加固、防火涂料,在锈蚀钢板表面加涂保持原真性的耐候漆,使特殊的“旧”效果还保持常“新”。通过在外加装玻璃翼片和水平开启窗等,保证减少门窗开启对建筑外立面产生叠加影响。

石景山

园区绿化.jpg

园区绿化2.jpg

园区规划绿化

“工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整体的设计理念,除基地外部石景山、永定河等宏伟的自然环境,团队为原先萧瑟的工业场地规划了不同维度的绿化景观,让园区重新焕发出自然生态活力。

锚点“针灸”

片区活力应运而生

北区西片区以四个建筑为基点,运用“都市针灸”法进行更新改造,围绕锚点建设的关联建筑被称为城市织补区。总设计师薄宏涛说:“四个锚点建筑像四根银针扎下去,活力就焕发出来了。”

其一,围绕以敦煌壁画“飞天”为原型的滑雪大跳台,织补了制氧厂北地块主厂房改造的录播厅、冷却泵站改造的赛时检录中心、大跳台配套冷却塔及电厂改造的香格里拉酒店、制氧厂南区腾讯视频全球演播厅、体育研发创新中心,满足冬奥时检票、观赛、OBS转播等各项服务功能。

滑雪大跳台

香格里拉 改造前.jpg

香格里拉 后.jpg

香格里拉酒店改造前后

其二是围绕冬训中心,织补了假日智选秀池酒店及六工汇片区。其中六工汇片区内含有五一剧场、黑匣子剧场以及由数个制粉厂改造而成的商业街及办公建筑。

由精煤车间经深化设计改造而成的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训练中心,容纳冰壶馆、花样滑冰馆、短道速滑馆三座专业场馆,是服务国家队备战冬奥会训练的重要保障。

冬训中心改造前后

其三是围绕三高炉博物馆及全球首发中心,织补秀池地下车库和下沉式展厅、水厂车间改造的网球馆、红楼迎宾馆、假日智选网球馆公寓酒店。

三高炉是首钢第一座炉容超过2500立方米的现代化大型高炉,改造为集发布展示、交流展览为一体的三层多功能城市空间,顶层还建有325平方米玻璃栈道平台。其改造从设计到施工规范无任何可借鉴范例,改造历程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高炉前.jpg

三高炉后.jpg

三高炉改造前后

秀池环湖风景怡人

其四是围绕西十冬奥广场,织补星巴克冬奥园区店、假日智选工舍酒店、北七筒片区。广场内以西十桶仓为主体的建筑群建于上世纪90年代,曾为仓储配套区域。

改造采用“织补”“链接”“缝合”等手法,留住区域特有的环境、文化特色,使首钢园呈现出新旧交织、山水交融风貌,为冬奥会提供办公、餐饮等综合性服务。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即为北七筒片区。4.7米的高挑空办公空间,工业风貌壮丽,周边配套有立体停车库、星巴克、假日酒店等。

西十奥广场 改造前.jpg

西十奥广场.jpg

西十冬奥广场改造前后

北七筒片区现貌

这种以锚点建筑为链接点形成的片区结构,团队结合功能定位与风貌研究,创造性地运用“织补城市”理念,对功能缺失区域进行由点及面的都市织补,园区也从一个“压缩了的适应性更新”阶段进入“稳步加速有机更新”的新阶段。

首钢蝶变

城市新地标引领京西发展

秉承盘活“一座城”的改造理念,首钢园不仅规模宏大且产业多元。依托冬奥会机遇,园区主要聚焦于三大细分产业:体育+、科技+、创意+。首钢园几乎涉猎赛事、大众体育、装备等上中下游体育产业。除此之外,首钢园还包含元宇宙、科幻技术、无人驾驶等其它产业园并不多见的产业领域。

风机房改造成购物中心

1号高炉打造的“超体空间”

同时打造了设计师广场、电竞科幻产业启动区、沉浸式数字媒体体验区等科幻文创产业。作为工业遗址更新项目,首钢老工业建筑景观成为吸引品牌强势入驻的基点,而通过“IP+”战略丰富产业结构内涵,多种业态作为老工业区功能转型的内生动力加速集聚,为全面提升园区空间活力注入动力,使其加速融入首都城市发展。

2021中国科幻大会在首钢园举行

冬奥盛会见证首钢蝶变,这座百年钢厂的成功转型,不仅成功推动城市公共空间转型,同时也极大程度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评价道:“北京首钢园区工厂改建是奇迹,是一个‘让人惊艳’的城市规划和更新的范例。” 首钢园已成为北京城市深度转型的重要标志,“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的新地标”建设目标取得阶段性成果,这次城市发展范式的探索也成功打造出老工业区全面转型发展的国际典范。

*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仅为内容分享,不做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版权所有者有争议,请联系后台处理。

【图文参考原出处:北京规划自然资源、中国建设报、首钢新闻中心、北京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