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之眼 | 老西门“不老” 诗意街巷延续城市文脉
2022-06-24 来源: 卓越城市更新集团
分享:
0
返回

常德,古称“武陵”,历史悠久且深藏文化底蕴。老西门原是常德的一座西城墙门,时过境迁,古城门已不复存在,在演变成地名标识的同时,老西门片区也承载着厚重的城市记忆,深切镌刻在每个老常德人的脑海中。1373年的古城城墙、坚固浑厚的战争碉堡......均伫立在老西门街区里,诉说着峥嵘往事。

繁华不再

重迎发展新契机

Old  West  Gate

老西门旧貌

民国时期,老西门一带曾是常德的政治文化中心,这里的古老衙门、书院、文庙等重要公共建筑在后来的战争中几乎夷为平地。之后的老西门也因此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棚户、屠宰场、仓库杂处的破败街区。

这片积年的老棚户区,街巷狭窄拥挤,人与车辆出行不便,房屋多为年久失修,随处可见“私搭乱建”,与现下最新规划中的下南门片区大商圈繁华格格不入。

常德市政府借中心区建设契机,于2011年启动老西门片区的更新改造行动。改造范围包含葫芦口、光明巷、矮城墙及一水厂四个棚改点,改造面积达130亩。

老西门设计草图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所承接此次老西门城市更新的所有设计,在对老西门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整合时,设计院深度挖掘老常德人的深植记忆与场地特点,意在将老西门营造成蕴藏武陵记忆的繁荣水乡光景。

水曲景随

打造人文街区核心

Old  West  Gate

老西门护城河

老西门片区内有常德市的护城河流淌而过,在“三改四化”的城市规划中,对护城河进行了系列整治与疏浚,这为重现老西门古式水街提供了基本条件。另外工程也将两岸景观环境进行全面改善,打造了河段绿色景观走廊。

小桥流水

完成护城河水系的改造,水再次被带回中心城区。老西门河段或木或竹或石或金属的“二十四桥”,以平桥、亭桥、廊桥、拱桥、汀步等多种形式呈现,美观的同时又可作为景观空间的纽带或分割。

葫芦口广场

针对老西门的中央区域场地利用率较低问题,设计团队则利用场地建筑与水系悬殊的高差,建设了葫芦口广场。

葫芦口广场民俗展演

葫芦口广场的弧形台阶逐层跌落,连接陆地与流动水景。以“四水归堂”为设计灵感,整体向水面呈围合状景观。底部涌动的水幕、花池、树阵构成核心区最聚人气、最富情趣的去处。

广场两边设有栈桥露台、青石台阶,供人们休憩闲坐。中央滨水区还可作为上演常德当地民俗小戏的临时舞台之用。

葫芦口广场与护城河相汇成就一湾水乡风情,开放式水面给人们与水交流亲近的机会,并与城市中心的繁华魅力交相融合,充满人文情怀。

元素提取

构造艺术建筑点睛

Old  West  Gate

钵子菜博物馆

钵子菜博物馆

在老西门600余米的灰白色系街区中,一座不规则的现代感建筑——钵子菜博物馆,赫然伫立一隅,通体砂红色,象征着常德地道钵子陶土和热烈的燃烧火焰。

混凝土被塑造成五花八门的构造空间:从庭院旋转通向屋顶的红色楼梯螺旋上行时,视线逐渐开阔,且偶有可向外眺望的窗口。

屋顶大喇叭装置 神秘花园铺设

顶层的观赏花园同时也是玩乐空间,异形的镂空窗,各式的混凝土装置,通往屋顶的必经之路是斑斓五彩的“神秘花园”廊道。

钵子菜博物馆原址为常德市药材仓库,设计团队还特意将一面山墙用作钵子博物馆的墙根,为这座全新建筑保留场地特征。

止间书店

透过碉堡遗址看止间书店

不同于老西门水街的繁盛,街区中心一处纯白、安静的止间书店显得十分别致。在设计时它被定义为繁华街区的“透气口”,设计师希冀人们在这里能够沉静下来、阅读思考,因此附近居民的生活也被赋予新的呼吸契机。

书店前坪上保留着一处常德会战碉堡遗址,呼应其混凝土结构,书店整体外型也是粗糙的混凝土肌理。由内而外的整体设计均遵循着“白”的主题,书店主入口为大面积无框玻璃,衬托“白”的纯净。

书店里面设有现代化的多功能接待台、文创产品展示区、儿童区、体验式阅读区,且配套有咖啡厅休闲区,分区精简而体验十足。

窨子屋博物馆

俯瞰窨子屋

窨(yìn)子屋是常德自古以来的传统居住形式,初始为储存货物所用,因其四方形态又称为“一颗印”。为延续常德的建筑文脉特征,设计团队结合现代与传统的技术及材料,采用钢筋水泥结构,仿建了一方新的窨子屋博物馆,占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

窨子屋窗格

窨子屋上有四水归堂的内天井,而屋内的砖瓦木石大部分为湘西北地区被拆除的老旧建筑上的物件,门楣、楹柱、照壁、窗格等为传统桃源木雕工艺手工雕刻而成。

砖青瓦黛、楹柱嵌联,街边成景,别具一格。“窨子屋博物馆”不只是对历史的简单复制,其更是老西门项目的文脉与精神标签。

街巷烟火

演绎崭新城市生活

Old  West  Gate

“在成功解决(湖南常德市武陵区)原有1600户棚户区居民原拆原建、水系疏贯整治、打造全新商业生态等复杂功能问题的基础上,建筑师团队用7年时间,以细腻情感和高分辨率思考,完成了极具丰富性和创造性的大范围城市更新实践。通过高超的控制能力,达到了传统与创新、秩序与生动的完美平衡:多类型、多样态、多层级的建筑、公共空间、景观设施及公共艺术品混融交错,杂而不乱,宛如在漫长的时间中自由生长的浑然天成之作。”

这是老西门棚户区城市更新项目获得《三联生活周刊》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之“城市创新奖”的获奖词。重建之前,这里几乎被人遗忘;改造之后,这里是常德保存相对完整的原居民生活街区,更是国家级文旅创街区综合体。

老西门夜景

常德老西门的改造,是当代中国城建史上一次极具价值的城市复兴探索,保留了城市的历史气息和街区日常生活场景。同时创造性地进行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修筑了体现常德传统文化的丝弦剧场、老西门剧场以及各式博物馆等。

将古韵新风、民生改善、城市发展三者有机结合,且具有沅澧一带独特的地域文化,城市文脉也得以在老西门的城市更新中持续衍生延续,生生不息。

*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仅为内容分享,不做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版权所有者有争议,请联系后台处理。

【图文参考原出处:建筑名苑、中国建设科技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