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之眼 | 巴塞罗那:一整座城市的更新改造狂想曲
2022-03-29 来源: 卓越城市更新集团
分享:
0
返回
巴塞罗那,阳光充沛、海岸线绵长,是欧洲最具生机与浪漫的城市之一,是规划最前卫的一个代表性城市。前往街区,有最具创意的艺术装置建筑;漫步海滩,也可享受清新海风与街头音乐。

作为历史悠久的地中海城市,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巴塞罗那人口急剧增加, 到19世纪时,近20万人挤在中世纪建成的城墙中,原有城市结构已不足以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

(19世纪巴塞罗那地图)

政府于1859年提出城市发展“塞尔达规划”,主张将自然引入城市,扩展生活与休闲空间,解决拥挤问题。自此之后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巴塞罗那的更新改造规划一直贯彻在整个城市发展轨迹中。为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巴塞罗那又实施了以恢复城市小型公共空间为主的微改造、全尺度的改造策略,提倡以“点状式”更新逐渐渗透全城。后借奥运会契机,巴塞罗那对市区部分公共空间进行改造,主张重塑城市形象并保持历史特色。

Barcelona

改旧注新恢复老城活力

在前期微观整治的更新模式下,针对老城区衰败的现况,特别制定了老城区内部的更新计划“PERI”。旨在聚焦于如何提升老城品质与魅力,恢复老城活力、留住年轻人。

在PERI计划下,老城开发了多个小公园、小广场;建设街巷、增设市民中心;老建筑分级保护、鼓励形式创新,留住历史融合现代……90%的城市设施得到重新规划建造,旧城区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克洛特遗产公园 保留特色廊道等工业记忆)

针对原有工业用地则功能置换为城市公共空间,如将线性空间(铁路、城市道路)转化为多功能绿色廊道。

同桑兹铁路高架花园一样,将绿色空间网络与交通设施结合,保留交通功能,同时增加了绿色空间作为公共生活载体。

(桑兹铁路高架花园)

Barcelona

艺术与景观的融合

在全城微观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公共艺术的介入至关重要。巴塞罗那市长纳尔西斯·塞拉提出“通过雕塑塑造公共空间”策略,艺术家、建筑师等全面协作,大量出自大师之手的艺术装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老城区。

这打破了以往城市开发中设计、景观、公共艺术等相对独立的弊病,艺术的介入,城市不再单纯呈现功能性,而是以继承历史文化为理念融入艺术,使整个城市充满魅力和不朽活力。

(巴塞罗那市中心北站公园的景观雕塑“绿与水”)

巴塞罗那几近完美地将公共艺术融入了城市景观,其类型多样的景观构筑物与小品,不仅为公园增添艺术美感,还增加了社区认同感与象征性。

Barcelona

老市场的新活力

巴塞罗那拥有大量室内或露天市场,许多古老市场在改造后焕发新的生命力并成为带动区域活力的关键点。

值得一提的是圣卡特琳娜菜市场,它位于历史城区核心位置,所在地先后是基督教公墓、圣卡特琳娜教堂等,层层历史遗迹堆积在场地原址上,为菜市场的更新改造增添了新的意义。

(圣卡特琳娜菜市场)

更新后的菜市场更符合现代生活需求,为体现对历史的尊重,改造保留了老市场三面外墙,挑高2~3层楼的屋顶,由钢条、木板组构而成,整体空间结构十分开阔敞亮。

屋顶外层是325000块西班牙瓷砖拼成的马赛克图案,代表着多种多样的蔬果鱼肉生鲜食材,色彩缤纷的瓷砖以波浪形状覆盖着整个市场。

(马赛克屋顶)

通过屋顶造型设计,改善了街区的压抑氛围,形成强烈冲击感与新旧并置的对立关系。在菜市场内部的一角,还保存了历史遗迹的一块挖掘现场,现为小型博物馆,可供人们了解场地历史。

(市场内小型博物馆)

Barcelona

奥运会推动滨海区复兴

巴塞罗那借1992年奥运会契机,进行了城市综合更新整治工程,这更像是一种城市主体功能的修复。规划对旧城区的兰布拉斯大道、历史街区、100多个小广场等进行改造,辅之以绿化提升,构成体系化空间。

将之前衰败的工业港用作奥运村的建设地,以填补城市中低效区域功能。在奥运会结束后,奥运村则承担起滨海区度假旅居功能,成为中产阶级与旅游者的目的地,城市更新战略也因此成功带动了滨海区复兴。

(港区改造建设前后)

Barcelona

网格化“超级街区”

到20世纪后期,随着人口增长与小汽车兴起,出现交通拥堵、空气质量下降等城市问题,巴塞罗那开始试验一种新的策略:改造旧路网来创建“超级街区”。

在规划中,每个超级街区以9个八边形街区相连,内部限制车辆通行,内部的绿色交通系统与外部现有的市政道路相互独立,形成一个1公里方形的超级街区。

(“超级社区”)

政府计划用这种方式重新分配城市空间,大幅增加绿地面积,推行林荫大道汽车禁行规定,使得约40英亩的街区实现了无车化。

同时普及电动车使用,巴塞罗那也是整个西班牙唯一拥有大型号、零排放公共交通工具的城市。在地铁站等引入免费停车服务,设置智能停车传感器,以分析车辆停放信息、查找空闲车位。

(巴塞罗那电动车)

在每一个“小方格”里,人口均衡安置,每个街区有足够的绿色空间,汽车的噪音尾气污染减少,社区氛围愈加和谐。俯瞰这座城市,街区排列十分有序,如同整齐摆放在棋盘上的棋子。

超级街区与智慧交通的共同发展让巴塞罗那成为一个智能宜居的城市,同时也体现出其“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回顾巴塞罗那的城市规划历程,通过全尺度的、持续性的动态改造模式,城市公园绿地、棋状住宅分布、绿色廊道及滨海空间,看似点块状的城市空间却是整体连续的城市景观,这不仅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和中心区活力,且延续了古老的城市文脉和城市空间形态, 兼具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

这不单是一个项目的成功,而是一整座城市更新改造的全面实践与经验,且这场更新行动还在一直继续着,它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让这座古老的城市古迹遍布的同时又充满着现代的活泼气息。

*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仅为内容分享,不做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版权所有者有争议,请联系后台处理。

【图文参考原出处:蚂蚁景观、全心全意、Joan Busquet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