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湖片区)
“天下西湖三十又六,惟杭州最著。”除杭州的西湖美景外,在南京,也有一“小西湖”。明代时戏曲名家徐霖看中一块宝地,修园林培花草,内设丽藻堂、晚静阁等,得名快园。因“园内环境优美,赛如杭州西湖”而雅称小西湖。历史上的小西湖有一片小湖,风光旖旎,曾有山脉与雨花台相连,山水城林相映成趣,吸引了许多名人志士慕名来此。明武宗南巡南京时,在小西湖里钓鱼时竟不小心失足落水,因此又被戏称为“浴龙池”。小西湖曾是士大夫聚居之处,风貌人文极具特色。后遇世纪之变,战火连连,小西湖已无当年湖光亭榭之貌,原址也逐渐被民房挤占,至1949年后,此一带的楼房愈加聚集起来,烟火气渐浓,是南京老城区人文记忆与厚重历史文化的载体。
(小西湖片区位置示意图)
小西湖片区坐落于老城南门东地区,是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22处历史风貌区之一,也称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位于内秦淮河东段以东,北侧靠近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氛围浓厚,是南京老城8个传统民居类历史风貌区之一,也是南京城南整体风貌较为完整的明清传统民居区。
听取多方诉求,打造全新小西湖
时过境迁,多次自然与人为因素破坏,小西湖片区“沦落”为一个老棚户区,街区内布局凌乱,房屋年久失修,居住环境十分拥挤、阴暗潮湿,总居住人数超3000人,人均居住面积仅约10余平方米。片区内存在严重的私搭乱建、侵占通道等安全、交通隐患,且缺乏基础设施、公共广场、绿地公园等公共服务配套,与现代城市发展格格不入。另外小西湖片区历史悠久,许多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小西湖改造前 资料图)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如何既留住城南老味道,又将环境改善一新,是小西湖片区启动更新改造面临的巨大挑战。
2015年7月,小西湖以秦淮区重点棚户区改造项目备案立项,由南京市规划局、秦淮区政府联合牵头,邀请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及南京工业大学开展“在宁高校暑期研究生志愿活动”,就秦淮区小西湖片区风貌区保护、棚户区改造与地区复兴展开规划研究。将企业、社会、居民、学生联合起来,共同研究规划思路、探索出了全新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规划理念。
在小西湖“一房一策”的微更新实施过程中,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建立了面向多元产权主体的单元图则以便利更新进程,划定了15个基于街巷体系围合的规划管控单元和127个基于产权地块的更新实施单元;建立了分类土地流转、确权制度和社区规划师制度,并明确不同用地的实施路径和私房更新申报程序。
小西湖片区占地面积不足5公顷,却包含216个相对独立的产权地块和800多个产权人,个人去留意愿不一,且实施过程中涉及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办和居委会、开发建设平台、居民、专业设计队伍等多种主体,各方诉求均有不同,实施时间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且片区内有7条历史街巷、区文物保护单位2处、历史建筑7处,明清时期建筑院落用地占比约40%。
(小西湖片区历史元素示意图)
于此基础上,小西湖创新性地采用“小尺度、渐进式”的方式。根据前期意愿调查,以院与幢为单位,植入共生院落、共享院落、平移安置房及邻里支持中心、文化馆、民宿等项目业态,对传统城市肌理做保护和再生,同时引入公共设施和商业业态,与原居民形成共商、共建、共享格局,提升片区内居民生活幸福感。
如今的小西湖,已完全感受不到原来杂乱的逼仄感,取而代之的是舒适便利全新的生活环境,与此同时小西湖的“烟火气”也并未消失,而是隐藏在街头巷尾中。闲时去小西湖探访南京首家虫文馆,感受花鸟虫的微观世界,可树荫乘凉,可于屋顶上品咖啡,惬意十分。
“共生”与“共享”是谓开放与包容
堆草巷31号包括两组公房合院,院内13户居民选择搬迁,2户居民因年龄偏大、故土难离而选择留下,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前提下,改造方案以“共生院”为概念,由东南大学根据院落位置及内部结构特点进行重新设计改造。一方面将释放出的园内公共空间增设厨卫设施,增加功能性建设,改善居住条件;另一方面,院内引入文创工作室等新型文化业态,使设计师、创业者和原住民共处同一屋檐下,共守公约,和谐共生。
(堆草巷31号“共生院”)
与共生院一路之隔的堆草巷33号是一组私房院落,此处尚存一颗百年石榴树,因原住民无法搬迁,设计团队协商提出根据房屋位置特点将其改造为共享院,使其兼具生活与景观需求。原来的实体墙被做成镂空花墙,院落景观进行再生利用,院门敞开向游客开放。改造后的堆草巷33号花团锦簇、景观精致,路过的游客与邻居都可进去游玩观赏,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游客与居民和谐共生。“共享院”的改造不仅给原住民带来美好的生活体验,也同时增加了片区的互动性和流动性。
(堆草巷33号“共享院”)
“平移安置房模式”规划贴心可靠
而对于小西湖片区内整体搬迁的院落,设计团队采取了“平移安置房模式”。堆草巷26号是一栋三层楼老公房,设计团队对原有三层楼房进行改造和结构加固,使用轻型钢结构对屋顶增建一层,优化户型并改造水电煤气等,并配备完整独立的基础设施。而改造后的住宅即作为小西湖片区的平移安置点,为片区内愿意平移安置的居民提供新居,解决了居民原生活条件凌乱、故土难离的问题。
(堆草巷26号改造后为平移安置房)
历史建筑物的发现与保护
小西湖历史文化悠久,片区内有许多历史保护建筑亟待维护。小西湖东南角的马道街41-47号全部为公房,在改造为精品民宿的过程中,马道街45号处基层1米多高、制作精良的青石板台基与地垄墙“浮出水面”,经结合《金陵玄观志》等史料考证确认为历史遗物——明代三官堂大殿基座,“三官堂”为明永乐皇帝年间的敕赐道观。在尊重历史文脉的原则下,设计团队达成共识,将原本规划的客房转变为公共性的多功能空间,以展览等形式向公众适度开放,呈现南京老城南的民间习俗与信仰。规划师通过对遗址进行保护性展示与活化利用,展现了古建筑遗址的新形象,三官堂的文化遗产价值及其公共属性也因此得以复苏。
(马道街41-47号 三官堂)
(马道街41-47号改造后为花间堂)
建微型市政设施以适应狭窄街巷
在小西湖的更新改造要求中,既要保护修复地上传统风貌,同时更要提升完善地下现代设施,做到表里如一。改造之前的小西湖地段雨污水合流,街巷狭窄闭塞,私接乱搭电线、使用煤气包的现象较为普遍,居民生活存在许多不便利与危险因素。建设雨污分流的排水、消防、电力、通信和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和改善居住环境品质是满足小西湖片区现代生活需求的必要基础。
(改造前街区凌乱)
基础设施的嵌入既不能破坏两侧既有建筑,也不可大规模搬迁居民,在改造中还需满足系统规划、分段实施等要求,便于运维管理和更新扩容,避免反复开挖的“拉链式”维修。由于历史地段街巷狭窄且不能随意拓宽,常规的管线直埋方式难以满足规范间距和检修井空间要求。项目在改造设计中创新模式、突破常规,研发“微型综合管廊”。利用官腔隔板减少管线敷设间距,实现1-4米狭窄街巷的管线安全有序敷设,后续可通行检修,避免反复开挖,廊内左右管线不受土壤和地下水侵蚀,电力和燃气各设独立耳室。在1-4米的狭窄巷内,提供完善的生活消防给水、雨污分流排水、电力、信息、燃气系统,促进居民生活改善和街区功能复兴。
(微型综合管廊正在施工)
居民在感受历史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因城市更新获得现代生活的便捷感。“微型综合管廊”管网布局呈现的秩序美感与创新价值也得到居民、设计和施工方三方认可。后经协商于堆草巷转角处,取消部分地面盖板,结合周边建筑特色、围合建造地下共同沟展亭,实地展示这一创新成果。
(微型市政共同沟展亭)
与许多历史老旧城区改造一样,小西湖片区建设档案缺失是在更新改造过程中遭遇到的难题之一。经历过长期的物质积淀,很难理清历史地段地上与地下的具体构造。因马道街27号位于整个片区中心位置,故在原本的城市设计方案中将其地下一层规划为整个街区的消防水池和变电所所处位置,其上则延续周边传统肌理和街巷走势,布置一组多进院落式公共建筑,作为街区南入口。然而随着项目实施,地块中部挖掘出宽度近4 m、纵贯场地南北的电缆沟,上部严格禁止任何建设行为。最终为了平衡功能性和使用性需求,保证控制中心规划位置的情况下,设计团队将主街移至电缆沟上方,保证施工车辆通行宽度和电缆沟的开挖检修。原有街巷缩窄,成为一条尺度宜人、仅供步行的小巷。此外,主街和变电所之间增设了一条窄窄的店铺空间,沿主街两侧形成互动的公共氛围。几经规划,在动态中实现“小尺度、大功能”的更新改造目的,该场地内部从私密的室内空间,到半公共的室外敞厅,最终实现完全开放,在增加公共服务功能的同时,也成为小西湖街区南部的标志性入口。
(小西湖控制中心鸟瞰图与南部入口)
小西湖“微管廊”、街区管理控制中心与街巷公共空间等现代市政设施的植入,同时修缮改造了一些重要的历史建筑元素,这一系列的更新改造措施使得古老的历史街区舒筋活血、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
小西湖更新的“城南节奏”
更新改造后的小西湖诚然是舒适的,无论是局部拆除老民房实墙而替换成玻璃墙,以实现室内室外相互渗透,流通自然,共生共享;还是诸如电线杆美化、植物扶植、材料运用等细节改造,可谓是用“绣花功夫”来实现有机更新。
小西湖公共空间
街旁电线杆美化
这种“微更新”方式使得街巷的传统尺度构造得以保留,建筑的体量也未曾发生变化,改变了在过去“大拆大建”的城市改造模式下许多传统街区和建筑遭拆除、原住居民被迫迁出、空间形态和社区结构被颠覆的现象。随着城市更新中文化保护意识与“人”的意识的加强,“小尺度、渐进式”保护再生模式逐渐被重视起来。
(小西湖业态分布图)
经过5年的城市更新改造历程,原本历史书页中风光迤逦的小西湖又再次重回人们视野。这一次极具浪漫与温柔的老旧城区改造,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老南京民居老街的肌理,使得小西湖兼具历史记忆与现代气息。如今走进小西湖蜿蜒曲折的小道,可感受充满人情味的居住氛围,各种潮流时尚小店林立街巷间,清水砖墙、古树新叶......新与旧共存,烟火气与朝气同在,这样的小西湖,相信未来将迸发更多惊喜。
*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仅为内容分享,不做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版权所有者有争议,请联系后台处理。
【图文参考原出处:侯博文、董亦楠等(时代建筑)、新华日报出版部、吴冬伟(小镇乌托邦)、东老师(瞭望东方周刊)、東大院、南京规划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