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视频观看
大鹏葵涌海湾
“明月出天山,苍苍云海间”的葵涌,位于深圳市大鹏半岛,南濒大鹏湾,东邻大亚湾,与香港新界隔海遥望,古时得名于“长满水葵的小溪流”。
这里抱山环海、山水清秀,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客家人相中这辽阔的自然环境,在葵涌一带定居下来。同时也带来并就地融合沉淀出客家人的特色美食,茶果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有茶有果——这是葵涌人“得闲饮茶”标配。此“果”是为“茶果”,历经数百年,如今在葵涌依然广泛流传着最古老传统的茶果制作手艺。
家族衍承 客家文化记忆犹新
文巧环
文巧环不仅是葵涌土生土长的客家人,她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葵涌茶果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客家饮食文化起源于汉唐时期,既秉承祖居地传统味道,又善于与迁徙所到之地的土著文化相融合,混合闽粤赣等菜系特点,汲取各地饮食精华。
“而客家茶果就是客家饮食文化的经典体现,客家祖先在迁徙途中制作料多扎实的茶果,既可饱腹也可便于储存。”文巧环准备着食材解释道。
文巧环的工作室位于葵涌高源社区,不大的屋子却有许多人忙进忙出。硕实秋月,正值用当季新鲜稻谷制作的最佳时节。文姐说,每次开门做茶果,总有邻里自发跑来,帮把手也好,学习制作手艺也好,淳朴的客家人总是这样热情好客、互帮互助。
葵涌客家茶果是客家“粄”中的一种,指的是将粘米和糯米磨成粉或浆所制作成的糕饼。客家人迁徙区域跨度广,随着自然环境发生变化,茶果取材也不拘一种。
文巧环和母亲
“葵涌的茶果都是家族代代相传下来的,我妈妈是第三代传人,她也教会了我全部手艺。” 从前生活条件不好,文姐母亲以经营茶果作坊为生。“以前我们家茶果特别受欢迎,卖得也便宜。”文姐说,儿时只觉母亲每天制作售卖茶果十分辛苦,自从2017年接过衣钵习得所有手艺后,才知晓其中秘诀。
从外曾祖母起至文姐女儿,葵涌茶果制作技艺已历经五代传承,技艺娴熟,对馅料、面粉比例、揉面力度等十分讲究。也正由于不曾中断的家族手艺传承,葵涌茶果制作手法还遵循着传统手艺,古老经典得以赓续传承。
四时节令 各色茶果添新加彩
各式茶果
葵涌客家人食用茶果与当地民俗密切相关,种类多样,起初主要用于祭祀,后广泛用于春节、清明、十月朝、冬至等节庆及婚嫁、建房等客家日常礼俗,这是专属于客家人的节日仪式感。
制作起粄
如清代嘉庆《新安县志》卷之二舆地图《风俗》一节曾记载:“婚姻必以槟榔、蒌叶、茶果之属,曰过礼”。
婚嫁时制作的茶果叫作起粄,熟练的文姐一手快速团成面团,一手取来芭蕉叶,面团覆于叶面。文姐还坚持使用传统的灶火烧柴,添柴加火的技巧十分熟练。起粄出炉,热时蓬松软甜,冷时适口甜糯,冷热风味皆适宜。
起粄印模
印模是做茶果工具中的最后一环,茶果印上“专属符号”,被赋予不同的节庆意义,既增加茶果样式也提高了观赏性。逐一印上“囍”,金光灿烂的起粄上添一份喜庆,新郎新娘、亲朋好友食之,寓意百年好合、生活美满。
糍粑面团
《宝安县志》亦记载着:“农历十月初一,适秋收已毕,有糯谷收成,便用糯米粉做糍粑吃。”秋收时吃的茶果糍粑与江苏、湖南等地的糯米年糕制品有所区别,不是用熟糯米捶打而成,而是需将糯米舂成粉,与少量粘米粉和面,入锅蒸熟后快速揉成黏稠面团。
制作糍粑
一份熟淀粉、一份面团、一份芝麻、花生与糖混合的馅料即可,团好的糍粑随即可食用,试探性咬下一口,糯叽叽的细腻弹牙口感,满溢的馅料喷洒“露馅”,芝麻与花生的油香扑鼻而来,十分诱人。
提起葵涌茶果的特色,文姐介绍说:“我们葵涌客家人以米为主食,缘山傍海,农作打渔,我们制作茶果也是就地取材。”沿袭客家饮食民俗古风,用料讲究鲜嫩、应节应时、就地取材。
就如小小的一个菜头角,便将农家味道与海味囊括到位。白萝卜丝、虾米、蚬仔肉、猪肉等,数量可不限,炒料调配混合,香味鲜美令人垂涎。
粉团的制作也需下功夫,糯米粉煮熟至透明黏稠,配比适量生粘米粉融合。文姐边揉面边说道:揉面的力度和时间也有严格的讲究,这对茶果的口感有很大影响。”
手中的面团轻易便被快速撑开,一个“小碗”便呈现出来,盛入萝卜丝等食材顺势捏合。用芭蕉叶作为隔断以免粘连,菜头角蒸熟后粉皮白嫩柔韧,馅料多汁鲜香,表皮亦带有芭蕉叶的清香。
不同地区的客家茶果各有特色、不尽相同,但其共同反映出来的却是客家人因时、地制宜的生存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不忍面对纯手工制作的葵涌茶果或将逐渐消失的情况,自1998年起,文巧环先后通过组织社区妇女活动、港澳同乡联谊会,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非遗相关活动传授茶果制作技艺,宣传推广客家饮食文化。
经文巧环不懈努力地申请,葵涌茶果制作技艺于2021年正式入选深圳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就想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延续每个葵涌客家人童年的味道与家乡记忆。”文姐回忆申遗历程说道。
家园焕新 打造生态宜居新标杆
在客家人心中,小小茶果承载的不仅仅是客家人对家的眷恋,更是对传统习俗的尊崇。大家一边闲话家常,一边制作小小茶果,仿佛古时客家人在葵涌守望相助、共建新故乡的场景还原再现。客家人对环境极强的适应能力造就了极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也在不同的地域建造心仪的稳定家园。“以前葵涌是一个小地方,现在越来越多人来葵涌旅游,这里也有越来越多高楼落成。”文姐说,这是十多年来感受到葵涌最大的变化。
正如她所说,作为大鹏新区城市更新重点片区之一,坝光国际生物谷、国际食品谷等百亿级项目落户葵涌,未来还将开通3条地铁及城际线路,区域交通、旅游、科技等产业结构将加速腾飞。葵涌正在从一个海湾小镇发展成深圳东部海湾中心大城,城市蝶变加速。
高圳头项目原状
作为城市更新行业的领先力量,卓越已在此前瞻性布局高圳头、谭屋围、横头双伍、欧屋上角等多个重点城市更新项目,将孵化一座达200万㎡的巨无霸中心大城,带动周边旧改面积达400万㎡。其中谭屋围项目更新之后定名卓越城·蔚蓝铂樾府,已作为葵涌首发更新项目成功亮相。
而高圳头项目也同属高源社区,位于葵涌中心区连接“坝光国际生物谷” 的门户位置。但原片区内配套设施欠缺,居民居住生活条件欠佳,城市整体形象与区域定位不相匹配,改造需求迫切。
效果图 最终效果以政府审批为准
在规划中,卓越将聚焦当地居民具体生活需求,将高圳头发展成为具有新时代文化内涵的现代人文社区,规划落实商业、教育、保障房、社区用房等公共配套设施。项目也将与一路之隔的谭屋围项目形成整片联动开发,塑造葵涌片区东门户,打造大鹏新区的“生态宜居新标杆”,赋予当地原居民崭新的生活氛围,助力葵涌城市焕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