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头)
“文有作家村,武有将军馆”的樟木头为东莞市下属行政镇,原名泰安,历来是粤港要道。传说清初一巡抚来到泰安,坐于千年樟木头之下,疏影暗香使人心旷神怡。听闻民间说法:“樟木树能驱瘴,樟木头能留人。”正预示此为财丁两旺、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于是巡抚下令将其易名为樟木头。
樟木头位于东莞市东南部,地处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一小时生活圈的中心,是临深片区的重要枢纽。在发展初期,樟城深受深圳与香港辐射,坚持敢为人先的精神,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势,怀着强烈发展理念,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商业蓬勃发展,有“小香港”与“南粤小明珠”的誉称。
这样钟灵毓秀、交通便利的樟城如今正向新兴旅游镇发展,作为东莞市唯一的纯客家镇,其底蕴深厚的客家文化令人神往。樟木头的客家麒麟舞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气息浓厚,闻名全国;客家山歌及美食文化亦如明珠璀璨,在当地传统的客家氛围中延续传承,风格特色显著。
〓 时味令食的守候期待 〓
许多人从四面八方来到樟木头感受这的特色风俗,作为客家文化的浓缩体现,人们首先选择品尝式样丰富的客家菜,好似浅尝樟城的文化底蕴。北上沿樟深路入樟城便可首先遇见樟苑农庄,这是最受本地人信赖的客家菜龙头代表,山林掩映,门口一棵百年荔枝树如同迎客松般挺立。从未主动宣传,但多年来老客带生客,口碑外传,不拘远近,食客慕名而来。
//
古时人们认为南方“多瘴气”,因此有以药入食的风俗,艾草麻糍是客家菜中较为常见的以艾叶为主的小点心。掺杂一定比例的糯米粉与粘米粉,麻糍糯而不黏,色泽通透如翡翠绿色,包裹面糠炸过外皮脆香,入口带着艾叶的微微苦味,咀嚼开后则是丝丝回甘。当地在祭祀仪式或重要节日时,艾草麻糍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 经典港餐赋予元气 〓
择一临街座位坐下,早餐人们习惯点一份经典西多士搭配咖啡,西多士是香港茶餐厅经典小吃,各店各具特色,而小店还坚持着老式做法。吐司中间涂上厚厚花生酱,裹上蛋液小火慢煎,这考验着火候掌握与耐心。
吃时将黄油抹开,可根据个人口味淋上蜂蜜,趁热食用口感十分细腻,吐司入口软绵,外层油软清甜,花生酱咸香具有颗粒口感,细抿一口咖啡,风味满满。
\
另一种高频套餐是一份肠仔煎双蛋与港式奶茶,这杯奶茶是店里饮品招牌。没有珍珠或是其它多余小料,简单奶与茶,在阿婆手里通过秘方比例配出的经典口味,口感细滑、甜度适中。
港式肠仔煎蛋的精髓在于滑嫩,蛋不可煎焦黄,成色鱼白色、双黄恰好熟透即可,与肠仔一起吃下,口味清淡可口,简洁却营养丰富是周围上班族偏爱的早餐选择,为新的一天赋予新元气。
〓 老市场里不散的宴席 〓
聚香园云吞面是樟城市井里弄的典藏美味,因开在综合市场中,人们习惯叫它老市场云吞面。从90年至今,它早已成为樟城老市场的一块美食招牌。这儿的云吞面是西关风味,原老板因年岁已没有亲自上阵,将手艺悉数传承给儿女经营。早上五点备料营业,前来觅食的人们便开始络绎不绝。
//
〓 一鹅几吃乐味其中 〓
东莞人对鹅的偏爱要从几百年前说起,相传南宋时期,文天祥等爱国志士保护皇帝退至广东一带抗击元兵,作为宋朝名菜的烤鸭也被带到这里。因广东并无杭州砚鸭,厨师便入乡随俗用广东本地鹅代替,渐渐改良成独具粤式特色的烧鹅。东莞各地对烧鹅的做法也有不同,问及樟城最好吃的鹅在哪,得到的回答一定是天下第一鹅家的全鹅宴。
鹅身则需斩后码放整齐放入大锅最后登场,倒入调制酱汁上火接着焖煮。这是全鹅宴的重点,而鹅肉也完成口味的二次加冕,高温作用下,鹅肉迅速浸入味,表皮蘸浓稠酱汁,肉质锁鲜锁水,口感十分细嫩。全鹅宴仅出自一只鹅,而口味多样,令人流连忘返。
〓 魅力樟城迸发新火花 〓
来过樟城,便如同走进被“小幸福”充斥着的美好生活,人们热情好客、民风淳朴。路过街角古早老旧的理发店和缝补铺,年代感十足;风光秀丽的观音山、宝山等森林公园环绕,生态风光优美;那承载着数百年历史的建筑群落,客家风俗尤甚。这无疑是一座底蕴深厚的魅力老城,但地处深圳发展辐射圈,樟城又在奋力迸发新生,开拓城市高质量发展新道路。
近日,卓越城市更新集团于樟木头连落两子,其中石新项目位于樟木头石新社区,与观音山森林公园、石马河毗邻,临近樟深路、广深城轨等交通要道,可快速对接深圳、广州、东莞市中心区,交通便利。改造方向为产城融合类,未来将打造成为樟木头镇对外形象展示的标杆。而塘吓埔城市更新项目则位于樟木头镇中部,东至宝山路,南至宝山工业区,西至景福路,北至景福路横街,改造后,项目将配建社区公园等公共服务配套,成为生态、宜居、宜商的高品质生活区。
石新社区产城融合类城市更新项目与樟罗社区塘吓埔城市更新项目前期服务商均已成功签约,未来,卓越城市更新将深度参与樟木头城市经济建设,为樟城经济的再次腾飞和人居环境的全面焕新积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