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之眼(6) ∣ 鹿特丹市集住宅:市场与住宅的完美结合
2019-03-14 来源:卓越城市更新集团
分享:
0
返回

随着时代的更替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快速转变,一些老建筑变得不再那么实用,甚至于和周围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这时就需要城市更新的推动,让这些老建筑重新与时代接壤,并成为城市中一处亮眼的风景。

鹿特丹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工业城市和港口城市,但它的城市生态并未因此而“面目可憎”。它享受着工业时代的发达和富庶,但同时也贯彻着“宜居”的城市理念。菜市场作为市民文化的传承,它的公共空间需求非常独特,具有链接城市记忆的载体,是超市、大商场等现代空间无法比拟的。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当下,如何让老旧的菜市场文化基因与现代的时尚住宅相结合,成为城市中的优势资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鹿特丹市集住宅,看看荷兰在城市更新的道路上如何规划菜市场的。

鹿特丹市集住宅

鹿特丹市集住宅(Market Hall)位于荷兰鹿特丹市中心的劳伦斯广场,所处地块原本充当通往默兹河南岸的高架铁路建设通道来使用,后来地上轨道因为火车地下化而遭到弃用。为了顺应城市变迁所带来的地块功能性的改变,鹿特丹市政府着手重新规划了这一地区,这和城市更新的概念不谋而合。

鹿特丹市集住宅作为全球首个将市场与住宅相结合的建筑,它的周围全都是非典型建筑,包括知名的cube house立方楼、铅笔大楼、大工业风的城市图书馆以及Blaak地铁火车站。结果,作为一个菜市场,她很不低调地在一片酷炫的建筑中脱颖而出。

受到斯德哥尔摩、巴塞罗那和巴伦西亚食品市场的启发,市集住宅成为了荷兰第一个带顶盖的食品市场。集市内可以容纳96个农产品销售台,20个酒类及其他物品零售台。集市上方的拱形由228个公寓单元组成。集市下方的停车场共有四层能提供1200个车位。这种集市加公寓的组合方式无疑是世界头例。未来这里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产品和当地的新鲜农业产品,让人领略到舌尖上的世界风味和健康滋味。

(鹿特丹市集住宅设计剖面——市场、住宅、停车场)

无与伦比的居住体验

中国人早已习惯了室内市场,但欧洲人一向习惯露天市场,鹿特丹市集住宅居然是荷兰第一个室内市场。2014年10月由荷兰女王亲自主持开幕的它,集肉菜、鱼类、商铺、餐饮、娱乐于一体。更有意思的是,它居然还有住宿。

住在菜市场里?没错。它的大拱廊两侧就是一套套公寓,共计228套,一边面向市场,一边面向外面,一起延伸至天花板。市集住宅建筑面积达95,000平方米,和一座大型的足球场规模相似,外观犹如马蹄铁,内部拱形天花板有着大型壁画,公寓的一个个小窗口就藏在壁画中,十分有趣。

市集住宅是没有后背的建筑。建筑的四面都是入口或着是商店的橱窗。为了整个大厅的美观和满足其供应需求,商店和餐馆都设在地下。地下一楼为货车的来往设立了一个便捷的空间,可以从这个地方乘货运电梯到市场大厅。这样设置,居民的活动将不受清晨货物几个小时运输的影响。

居民可以通过六个入口通往电梯和双螺旋楼梯到达他们的公寓。电梯出来的大厅随着楼层的增加,逐渐弯曲与变换不同的尺寸和位置。每一个电梯大厅服务者四栋公寓的人们,在这四栋楼的电梯中间,有两部是有窗户的,可以看到市场和非常开阔的视野。

过百间新鲜农产品摊贩、十几家商店和数家餐厅,外加1200个地下停车位,营造了一个完全独立的生活空间。如果能住在市场顶端的公寓上,不但可以每天望着这个颜值超高的市场,还完全可以变成世界上最宅的人,足不出市场,解决所有问题。

11,000平米的大型艺术

市集住宅的拱形天花的壁画是荷兰最大的艺术作品,是以皮克斯动画技术制作的五层数码印刷画,展示了市场出售的鱼类、水果、面包和鲜花等常见商品,还有鹿特丹的标志建筑劳伦斯教堂。

内拱面印着着由艺术家Arno Coenen和Iris Roskam创作的“丰收之角”(The Horn of Plenty) 大型壁画,壁画面积达 11,000平方米,堪称荷兰最大的艺术品。“丰收之角”采用超大图像显示市场上出售的产品,其中的花朵和昆虫则展示出荷兰自17世纪开始闻名于世的静物画特色。为了实现足够的清晰度,这样大面积的壁画创作的实现依靠3D投影技术,是的,您看到的图像都是被投影上去的,因为图像的面积很大,一台电脑无法读取,因此发到了多台电脑和投影机进行分别处理与投影。另外在拱形的内部,也是市场的天花和墙面上布置了2mm厚的吸音板,为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声学环境。

高效节能环保的建筑

这个市场之美,很难用语言和文字形容。它的敞亮干净和时尚,也颠覆了人们对菜市场的固有印象。与方块屋营造社区理念一样,市集住宅也体现着社区功能合一的理念。这也恰恰是鹿特丹现代建筑的内涵所在,它们并不盲目追求标新立异,并不以怪为美,而是契合于人类生活。

这栋建筑与周围城市的供热和储热系统相连接,这也可以对周边建筑的气候起到相应的调节作用。同时设计人员对该建筑本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采用低能源创造室内舒适的气候。大厅可以自然通风,随之下面的玻璃就有了空气的流通,然后空气上升至屋顶,从屋顶的通风井排出大厅。这是一个热循环系统,不需要任何设备安装。中央监控系统用于不同项目之间的冷、热交换,这样可以减少使用这些设备。住宅区、购物中心、停车场和市场的结合,让这样的设计更有效。在市场里,信息面板说明建筑的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的储蓄。像这样一个合理有效的卫生系统可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住宅区、购物中心、停车场和市场的结合)

作为高效节能建筑的市集住宅已经获得了BREEAM绿建筑评估系统的认证。

鹿特丹市集住宅的更新改造在符合产业布局的规划条件下,又满足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将市集与住宅完美结合,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城市更新模式。

城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逐步老化或因外界变化而引起的不适应性,局部或整体地、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旧城的物质环境就成为必然。世界城市发展至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开始从造城走向有机更新。城市更新就像“时代的先行者”,不断探索理想城市和建筑发展的可能性。在城市发展的道路上,更新每一种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