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是一卷流淌的诗歌,千百年来,余音袅袅;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不停书写,不断更新。无锡运河汇,悠久的运河文化与工业遗产在这里交汇,如今,它再次迎来“新生”,曾经的工业旧厂房摇身转变为文旅新地标。
01
百年工商城
岁月温养的城市记忆
一座城市的历史,来自生活于此的每一代人的记忆。无锡地处长江以南、太湖之滨,无锡古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大运河不仅在无锡穿城而过,还环城而行。
古运河卫星地图
作为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乡镇企业的发源地、民营经济的集聚地,无锡被誉为“百年工商城”。百余年的工业发展史,留下了各类工业建筑,这些老厂和老厂房传承了历史文脉,典藏了城市记忆,也孕育了无锡坚守实业的“城市基因”。无锡钢厂(锡钢集团)前身为无锡地方国营钢铁联合公司,始建于1958年,一直是无锡举足轻重的产业地标企业。该厂是以生产特殊钢为主业的国家大型企业,全国冶金行业重点企业和全国18家重点特钢企业之一,1995年位列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
锡钢旧址 | 摄影:张超
该厂占地面积约3.5公顷,几座残存的厂房构架成为一种遗迹式的存在,宏大的巨构和古运河边鳞次栉比的老房子,与新的城市高层社区形成鲜明的反差。在这样一种多重界面与多重文化并存的基地上,如何将一处工业遗存活化再生为一个城市活力街区,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命题。
锡钢1号厂房和3号厂房拆前实景图
02
赓续文脉
产业老地标摇变文旅新地标
运河汇1958项目就坐落于古运河边的无锡钢铁厂旧址。古运河城区历史悠久,承载了无锡先民傍河而居、因河设市、以河为生的生活,孕育了运河边上独具特色的龟背城、清明桥水弄堂等江南运河水乡文化。
▲ 运河汇实景©建筑译者姚力
▲运河汇实景 ©IAM岸木摄影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产业的迭代升级,有一批老厂房已然失去了原有功能,但却是宝贵的工业遗产,无锡原钢铁厂的锡钢浜便是其中之一,因此,如何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是无锡低效用地再开发的重要内容。
▲场地示意图
为此,运河汇在更新开发初期,经过充分评估与研判,保留 1 号厂房与 3 号厂房和部分老厂房,并且延续了原有厂房的基本结构体系及原样,与此同时,利用原锡钢厂的工业遗产价值,改造成游客集散中心,从而与清名桥景区实现水陆双线无缝对接。
此外,对于新建的建筑,项目秉持“新旧结合”的理念,将传统建筑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在运河汇的更新改造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旅游集散TOD+文旅”作为定位目标,力争将运河汇打造成一个建筑面积约6.2万平方米的“高颜值”城市会客厅,涵盖剧场、购物中心、街区、旅游集散中心等多重功能区,创造出一个能传达当代生活方式与理念的创意型复合空间。
03
统筹规划
焕发工业遗存新活力
工业遗存的新旧,承载着不同的历史内涵,旧的建筑让人看到的是历史的文脉与底蕴,新的建筑给人的是新生和替代。如何在历史和新生中找到一个平衡,既保留旧的记忆,又为其植入新的灵魂,这是运河汇项目一直探讨的重要内容。运河汇项目从规划到落地,始终坚持创新开发利用模式,实施分区分策略,逐步引导“冰冷钢厂”变身“生活秀场”。
▲规划结构(左)+功能分区(右)
项目依据实际需求,实施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和成效的做法。一方面,项目创新运用“TOD+文旅”的特色轨交开发模式,将TOD理念纳入片区统筹考虑,探索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方式,与周边古运河、南长街、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等文旅资源形成良性交互;另一方面,项目实行“分区设计,分类谋划”、“拆除复原,新建结构”和“功能重塑,新旧融合”的具体策略,在分区设计上,项目改造尊重原有空间肌理,以保留建筑作为空间十字轴,形成三大分区,包括了综合型沿街商业区、IP集群的特色商业区以及小尺度滨水商业区,打造融合室内室外、地上地下、现代与未来的变化多元的体验空间;同时,在“拆除复原,新建结构”上,项目以“织补”“链接”“缝合”为重点,对原有厂房的红砖肌理进行解构再生,与玻璃砖进行虚实结合,将1号厂房打造成为3层游客集散中心。
▲1号厂房改造后的游客集散中心 效果图
▲改造后的1号厂房
此外,项目充分考虑新旧融合,通过功能重塑,使得“钢厂”蜕变成“生活时尚秀场”,在综合考虑老旧工业遗存保护及新旧建筑融合基础上,将3号厂房改造为地上4层商业楼,让老厂房摇身一变成为集音乐艺术、全息影像、多功能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新空间。
▲3号厂房改造后 效果图
▲改造后的3号厂房(上)与天际艺术馆(下)
无锡运河汇1958的建成,不仅是老城一次文化与艺术的升级,更是“龟背大都市”板块和无锡运河窗口不可或缺的一大亮点。社会效益方面,无锡运河汇1958通过保护与活化无锡地区的古运河文化遗产,提升了区域文化价值,成为传播江南文化的重要窗口。经济效益方面,综合体的开发,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地方税收,吸引了高附加值的消费,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场所和公共活动空间,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市民的生活品质。
图片从上至下分别为功能分区、滨水文化街区实景图、文化山谷实景图
在历史中阅读过去,从潮流里感知未来。无锡运河汇1958项目,其落成不但体现了城市更新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更促进了无锡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它不仅为无锡人在自己的家门口构建一个“新地标”,也为这片历史与现代交汇的区域注入了新的活力,赋能城市文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