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之眼|上海愚园路:百年老路“逆生长”,在诗和远方中重构市井烟火
2023-07-28 来源:卓越城市更新集团
分享:
0
返回

一条百年愚园路,半部上海近代史。

近年来,这条梧桐树荫下的小马路,经过城市更新,在丰厚的历史土壤之上实现“逆生长”,开出时尚文艺之花,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街。

 

 

历史深处仍可看见人间烟火。在改造模式的探索上,愚园路作了不少尝试和突破。很多人认为,愚园路的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历史风貌保护与人民生活改善中找到了平衡,正所谓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改造后的愚园路主街

 

 

01

愚园路的前世今生:

见证上海的过去与今天

 

愚园路是上海市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位于上海市区西部,并不宽阔,却也不短,从最东端的静安寺一直延伸到最西端的中山公园附近。

 

愚园路的范围

 

愚园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100年前,法国梧桐、西式洋房、咖啡吧林立于此,成为当时西洋绅士、洋行买办等汇聚之地。100年来,无数英雄豪杰和文人志士在这里留下了红色革命足迹、民主运动足迹、文艺足迹、金融足迹……《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王伯群、“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现代小说的先驱者”施蛰存、爱国人士杜重远、表演艺术家祝希娟等人的旧居,散布在各条弄堂深巷。

 

愚园路上的名人故居

 

许多名人居住生活在这条马路上,他们同这里一起,与上海这个城市紧密联系着,逐渐成为上海历史的一部分。这样一条并不宽阔的马路,一直见证着上海的过去与今天。

 

2015年,愚园路城市更新正式启动,8年来,过去与未来在这条路上共生共荣,柴米油盐和诗与远方在这里完美融合。

 

 

 

02

菜场和美术馆混搭:

打造兼具市井气息和生活美学的跨界体验街区

 

因多种历史保护建筑类型的汇集,愚园路在发展过程中就呈现了公共服务、行政办公、社区商业等功能高度复合的状况,由此愚园路在整体更新的业态布局上,逐步优化了老旧的传统小型商业,引入艺术、创意、文化等体验式复合型业态,集聚文创品牌集合店、社区邻里中心、公共空间艺术等于一体。

 

愚园路独特的文化风情

 

“艺术生活化 生活艺术化”是愚园路在更新过程中的核心理念,愚园路将沿街的商业和居民区进行有效融合,呈现出一个共生、共享的空间,希望让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够直观、可视化地感受街区发生的每一个变化。

 

如何既保留让老百姓满意的“烟火气”,又有充满文艺气息的“诗和远方”?愚园路1088弄愚园公共市集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愚园公共市集

 

在这个1200平方不大不小的空间里,装载了社区居民的梦想,一楼引入了智慧菜场、便民超市、食肆等生活服务业态,也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工作室,邀请弄堂里的修鞋铺、裁缝铺入驻。

 

愚园公共市集一楼设计感十足的便民菜市

 

二楼是刘海粟美术馆为愚园路量身定制的“粟上海”社区美术馆和文创集结地,让居民和游人尽享生活便利和美学体验。

 

愚园公共市集二楼的泼墨长廊

 

柴米油盐和艺术空间的“混搭”正是里弄空间转型升级的关键。愚园路的生活气息,是阳春白雪的美术馆和尘世烟火的菜市场在弄堂里共生共存,各自摈弃“高高在上”和“喧闹嘈杂”,艺术更加有趣,市井更加美观。

 

愚园路老邮局变身网红咖啡馆

 

现在的愚园路上,有着100多家商户,大多是个性化的小店,潮牌、西餐、咖啡、柴米油盐、修补匠……精致化与生活化在这里呈现出完美的融合。

 

 

03

卫生间革命:

让百年老洋房焕发新机

愚园路历史风貌街区上的核心地段——岐山村,矗立着类型各异的联体式三层花园住宅和独栋花园洋房,共75幢,是颇为著名的新式里弄之一。

 

弄堂口铭牌记录着岐山村的历史

 

在这些外表光鲜的老房子里,很多人家的居住条件只能用“窘迫”来形容,和传统的新式里弄建筑群一样,“如厕难”是长期困扰岐山村居民的现实问题。愚园路城市更新项目启动后,由于改造涉及的里弄卫生设施面积大小不一、使用情况复杂、关联居民户数众多,当时岐山村改造工程推进并不顺利。

 

改造之初,居民的意愿其实并不强烈,同意的居民只有三成左右。为了让大家切实感受到改造工程所带来的好处,街道先后出台了4套方案,并带领居民实际查看效果,愿意改造的居民从三成提高到了九成。

 

岐山村航拍图

 

最终,岐山村依据每一户的不同情况和居民需求形成“一户一方案”甚至“一人一办法”,量身定制个性化改造方案,完成了172个卫生设施试点改造,486户试点居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不但解决了我们如厕难的问题,而且不用我们花一分钱,让我们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家住岐山村的范阿姨表示,她在这里住了40年,以往上厕所都必须走出屋子,碰到下雨天的时候十分不便,街道在了解她的需求之后,帮助她在屋子里安装了一台马桶,彻底解决了困扰她多年的难题。

 

岐山村老洋房

 

除了卫生设施改造,岐山村主弄堂内15栋优秀历史建筑也进行了外立面修缮,重现了90多年前诞生时的面貌。经过城市更新的修缮,不仅让许多居民家里的居住条件获得了改善,房子的外观也修旧如旧,勾起了岐山村老居民的回忆。

 

改造后,岐山村48号小红楼和绿意盎然的广场,成了居民喜爱的休闲地

 

 

04

让更多人“指手画脚”:

自下而上开展“城事设计节”活动

 

愚园路的更新除了政府在公共设施上的主导外,更多是采用了一种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手法,“自下而上”地进行了设计更新。具体做法是通过举办各类设计活动、竞赛等,开展“城事设计节”活动,邀请遍布全上海的设计师广泛参与;邀请居民以在地者或者参访者的身份对更新计划“指手画脚”,让社区居民乐于参与城市更新。

 

“城事设计节”的部分作品

 

在“城事设计节”活动中,一批媒体、设计师联盟在内的多家建筑设计工作室,加入了愚园路的“微创手术”中。这些更新多集中于公共区域,比如与街道风貌融为一体的耐用钢构垃圾桶、幼儿园门口色彩的重新规划、为共享单车与外卖快递提供的停车区域等。经过活动的改造,社区整体的居住环境、文化可持续性都得到了提升。

 

社区环境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8年一路走来,愚园路实现了老街区烟火气与艺术空间的混搭,既传承了老建筑风貌,又保留了社区文化精髓,有温度的改造与更新,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让愚园路有了焕新活力。如今,城市越来越美好,更新却依旧未停止,未来,这条路上还有更多的故事等着人们去发现……

 

*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仅为内容分享,不做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版权所有者有争议,请联系后台处理。

【图文参考原出处:上海长宁、 城市更新大讲坛 、新民晚报、话匣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