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内参|一周资讯摘要
2025-04-14 来源:卓越城市更新集团
分享:
0
返回

(内容转载自深圳市城市更新协会)

更新内参

2025年(4.7-4.13)

 
 
 

趋势纵览

财政部办公厅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 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市场情报

4月7日至4月13日,深圳城市更新类项目发布1则建议结果公告、1则房屋征收提示、1则房屋征收决定公告、1则权利人核实公示、2则规划(草案)公示、3则计划公示、4则计划调整公告

4月7日至4月13日,深圳土地整备利益统筹类项目发布1则分区占补平衡方案(草案)公示、2则实施方案兼留用土地规划(草案)公告

4月7日至4月13日,深圳发布1宗土地出让信息

 

趋势纵览 -
 

财政部办公厅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

2025年4月8日,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中央财政按区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予定额补助。其中: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8亿元,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0亿元,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直辖市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资金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分年拨付到位。力争通过3年探索,城市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能进一步提高,老旧片区宜居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城市更新的样板项目建设和机制建设2个方向

1.城市更新重点样板项目。一是城市供排水、燃气、供热等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和经济集约型综合管廊建设;二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全覆盖样板区建设等;三是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筑垃圾治理、综合杆箱、危旧桥梁、机械停车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四是历史文化街区、老旧小区、口袋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等既有片区更新改造,注重文化、旅游、餐饮、休闲娱乐等一体打造,加强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

2.城市更新机制建设。一是项目储备和生成机制。近远结合、系统谋划建设项目,城市更新项目谋划、储备、实施时序的方式,可形成的机制包括但不限于城市体检、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城市更新项目储备库建设、建设成效后评估机制等。二是资金安排和筹措机制。建立有利于统筹用好财政、金融资源的机制。财政资金方面,充分运用好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其他政府性基金预算、国资预算等,最大程度发挥财政资金效能。金融支持方面,探索优化金融机构信贷支持模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同时,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如污水全覆盖样板区和“厂网一体”运行维护机制,以污水收集效能提升为导向的按效付费机制,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专业化服务机制,建立地下管网“一张图”设施动态更新机制和长效运行机制等。三是用地保障和审批机制,包括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规划制度,适用于改造类项目的城市更新项目审批制度,城市更新有关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等。

 
 
 

点评

 

政策将资金投向“样板项目”与“机制建设”两大方向,形成“短期见效+长效保障”的闭环。一方面,地下管网改造、污水厂网一体化等工程直击城市“里子”痛点,通过三年周期实现基础设施效能提升;另一方面,创新性提出项目储备库、按效付费机制等制度设计,推动城市更新从“项目化”向“常态化”转型。特别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和多元化融资模式探索,为破解资金瓶颈提供了新思路。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 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

4月11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 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做强做优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服务化解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等领域风险。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前提下,积极加大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收购、管理和处置力度,服务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稳妥审慎开展以结构化交易方式收购不良资产,坚持资产真实洁净转让,不得为金融机构利用结构化交易违规掩盖不良、美化报表等提供支持。规范开展反委托处置不良资产业务,持续做好委托期间监测、管理,强化自身处置能力建设,避免“一托了之”。鼓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挥知识、技术、法律等专业优势,探索采取多种方式参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房地产政策,支持受困房企项目纾困化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点评

 

《指导意见》的发布实施,有利于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强化风险防控,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升监管质效,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挥特色功能,更好地服务化解金融和实体经济风险,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4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总体结构】共8章77条。主要包括:第一章总则明确立法依据、信托公司及信托业务定义、信托公司经营原则、信托财产独立性以及监管主体。第二章机构设立与变更明确信托公司设立与变更的具体要求,并强调了股东义务,规范异地部门设置。第三章公司治理明确信托公司公司治理要求,突出信托文化、股东股权管理、关联交易管理、委托人和受益人保护。第四章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明确信托公司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信息披露、内外部审计等要求。第五章经营范围和经营规则确定了信托公司业务范围,明确信托公司信托业务、资产负债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具体内容、禁止事项及经营管理要求。第六章监督管理明确准入监管、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和分级分类监管等安排,提出审慎监管、行为监管和穿透监管要求,明确问责措施。第七章风险处置与市场退出明确规定信托公司在发生风险时的风险处置安排和市场退出机制。第八章附则明确实施日期和法规解释。

【主要修订内容】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回归本源。结合信托公司业务实践,突出信托主业,调整业务范围。明确立足受托人定位,规范开展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业务。坚持“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卖者失责,按责赔偿”,打破刚性兑付。

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强化公司治理。明确信托公司要加强党的建设,发挥治理机制制衡作用。加强股东行为和关联交易管理,强化行为约束。按照收益与风险兼顾、长期与短期并重的原则,建立科学的内部考核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推行受益人合法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培育和树立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的受托文化。

三是加强风险防控,规范重点业务环节。督促信托公司建立以受托履职合规性管理和操作风险为重点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明确信托文件要求、信托目的合法性、风险揭示、销售推介、受益权登记、信息保密、报酬费用、失责赔偿、终止清算等系列要求,加强信托业务全过程管理。

四是强化信托监管要求,明确风险处置机制。提高信托公司最低注册资本。强化信托公司资本和拨备管理。从受托履职和股权管理两个方面加强行为监管和穿透监管。落实分级分类监管要求。提升风险处置和市场退出的约束力和操作性。

 
 
 

点评

 

《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体现了政策导向的前瞻性与系统性,致力于推动信托行业规范升级,但也对信托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如何平衡风险防控与创新将是信托公司主要挑战。

 

 


市场情报 -
 

4月7日至4月13日,深圳城市更新类项目发布1则建议结果公告、1则房屋征收提示、1则房屋征收决定公告、1则权利人核实公示、2则规划(草案)公示、3则计划公示、4则计划调整公告

 

4月7日至4月13日,深圳土地整备利益统筹类项目发布1则分区占补平衡方案(草案)公示、2则实施方案兼留用土地规划(草案)公告

 

4月7日至4月13日,深圳发布1宗土地出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