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三环燕莎码头,拂堤的垂柳、飘荡的芦苇,温柔簇拥着一湾碧水。河道里,景观喷泉、瀑山叠水等水体循环交织。河岸上,黑珍珠餐厅、网红咖啡馆拥河而开。街边座椅上,年轻人边喝咖啡边刷剧;滨水步道上,孩子们娴熟地骑着平衡车……这里,便是亮马河,一条近年来在朝阳区环境治理下焕发出新生机的河流。
曾经,亮马河只是一条平平无奇的河流,但在朝阳区持续开展的治污攻坚与环境整治行动中,它得以重塑容颜。沿河而建的80万平方米国际风情水岸,不仅为城市增添了一抹亮色,更是将国际范、文艺味与生活的烟火气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成为了朝阳国际化新地标,北京城市新名片。
▲亮马河
从泥泞之河到璀璨之岸
全长9.3公里,流域面积14.25平方公里的亮马河,西起东直门外小街,以暗沟与东北护城河连通,向东北流经酒仙桥,在西坝村东入坝河,是朝阳区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悠久历史可追溯至明朝永乐年间。同时,亮马河地理位置特殊。它流经使馆区、国际酒店、潮流商街等区域,串联起三里屯、燕莎、蓝色港湾等知名商圈。
▲亮马河区位图
但是,昔日的亮马河,淤泥沉积、污染严重、私搭乱建、设施锈蚀……本世纪初,经过多年治理,水体变清、绿化渐好,但河道岸线多为硬质砌块或直立驳岸,景观环境差,配套跟不上,夹岸的写字楼不少,可大门都在背河一侧,市民绕河而行。
▲改造前的亮马河
2019年4月,朝阳区水务局牵头,联合区国资、交通、城市管理、园林绿化等相关单位以及朝阳文旅集团等运营企业,启动亮马河滨水空间更新改造,实施岸线整治、桥梁改造、慢行连通、景观亮化、河湖贯通、旅游通航等六大工程,实现东三环至红领巾湖6公里旅游通航,贯通18公里高品质滨水绿道,实现“横向串联、纵向通达”,建成“1河2湖24桥18景”古都京韵风格的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赢得群众和社会各界认可和广泛好评,如今已成为朝阳国际化新地标、北京城市新名片。
▲亮马河国际艺术季
从单一治水到
“水、城、景、文、游”多维共治
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建设,先后经历了滨河空间治理、旅游通航和通航延伸三个建设阶段,从水务部门的单一水质治理,到朝阳区多家政府部门和河道沿线22家社会单位共同参与的“共商、共治、共建、共管、共享、共赢”政企共建治河新模式,亮马河“一河两岸”逐步走向了全面的景观环境提升。
▲亮马河
在亮马河的改造过程中,充分整合了“水、城、景、文、游”五个系统,对水域与岸上绿地空间进行精细化综合治理——
在滨水治理方面,用宜弯则弯、宽窄结合河岸设计去提高河水含氧量,为水生动物提供多样化的栖息场所,反映了滨水治理从“工程治水”向“生态治水”的转变。
▲市民在亮马河上划桨板
在绿化方面,选择的是适宜的常绿植物比例,如混合种植矮生苦草、狐尾藻等沉水植物和菖蒲、芦苇等挺水植物,可与河边灌乔木呼应配合,形成有层次的植物生态景观。
在驳岸治理方面,在自然蜿蜒的滨水地带为各种生物创造适宜环境,呈现生物多样性的景观。
▲亮马河荷花盛开
在河道复兴过程中,亮马河通过“治污水、禁地下水、用再生水、蓄雨水、抓节水”的“五水联治”,对沿河排污水溯源治理,大幅提升河流水质。打破原有上下游、左右岸权属不同的管理体制壁垒,打开河道生态空间,治水、修岸、绿化、修复和亮化建筑外立面一体化统筹设计,实现建筑-绿地-水面无缝衔接。
在提升城市文化底蕴方面,亮马河深入挖掘并巧妙利用文化元素。河上的“24桥”以桥形和桥名为载体,巧妙地将中华传统文化、朝阳地域文化和国际化元素融为一体。每座桥、每个名、每处景、每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亮马河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桥名摘自朱熹《观书有感》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问渠桥
亮马河的改造在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上增加城市公共功能,引导既有功能业态升级,带动沿线经济活力。亮马河游船项目作为亮马河精品旅游体验项目,即强化滨水活力又刺激沿线业态发展,“花卉市场”变身为“绿色食材品鉴”、“牛肉面”变身为“咖啡馆”,蓝色港湾和好运街成为国际化滨水餐饮街,围绕休闲娱乐、购物消费、美食餐饮发展滨水经济,尽显首都“烟火气”。
▲亮马河岸边餐厅
公共空间
成为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
营城之思,还河于民。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再通过城市更新把亮马河的价值挖掘出来,把最好的空间提供给市民、游客和商业,是朝阳区打造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的初衷所在。
总面积80万平方米的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如今连通直达23个居民小区,使得居民们能够享受到“推窗见绿、推门见景、沿河有荫”的宜居环境。在这片风情水岸中,可供市民休闲的公共空间就占了75%,充足的公共空间让这里成为朝阳群众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
▲滨水广场活动
在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人文关怀与人本理念被巧妙地融入每一处细节之中。针对河岸两侧的不同特点,设计团队进行了精心规划:幼儿园附近的河段,特别增设了儿童攀爬墙,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全有趣的游乐空间;而在老年居民较多的河段,则增加了丰富的健身设施,满足他们的日常锻炼需求。
▲儿童攀爬墙
此外,滨河绿道的建设更是将便捷与舒适完美结合。这条绿道从东直门外斜街一路延伸至四环路,与朝阳绿道无缝衔接,为市民提供了连续的步行与骑行体验。同时,桥下空间的打通也大大提升了沿河步行的舒适度,市民们不必再穿行繁忙的市政道路,即可轻松享受河畔美景。
▲打通的桥下空间
在细节处理上,河边扶手经过精心设计,向下略微倾斜13度,以确保市民在行走时的安全与舒适;岸线台阶的高度也经过精心调整,从55厘米逐渐降至45厘米,以提供最佳的步行体验。同时,路灯的间距也经过反复测试与调整,从原先的17米增加到27米,在保障通行的同时,适当降低灯光亮度,以减少对小动物的影响。
▲蓝梦桥至琉璃桥段滨水景观
如今,来朝阳旅游,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是必游之地。散步、露营、泛舟、酌饮、看展.....都市里的人们在这里寻得“野趣”、收获闲适,将朝阳的“国际范”“文艺味”和“烟火气”尽收眼底。
▲人们乘坐亮马河游船,经过被装点成“星空”的
好运桥
滨水空间是城市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在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对于水资源保护与滨水空间利用的忽视,导视滨水空间资源的影响负面化。伴随着城市转入高质量发展时代,滨水空间更新升级工作在众多城市展开。北京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项目已成为河道复兴引领城市更新的典范、文化旅游消费融合发展的典范、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它在生态恢复、文化赋能、精细设计和融合发展方面的策略,可作为新近类似更新项目的良好借鉴。
【图文参考出处:北京晚报、北京朝阳、北京规划自然资源、北京新闻、人物】